金年会3月24日,《自然》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布了一项银河系研究的重要进展。基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运行的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和欧洲航天局盖亚太空望远镜(Gaia)的巡天观测数据,研究人员获取了迄今最为精确的大样本恒星年龄信息,并按照时间顺序,绘制了银河系幼年和青少年时期的形成与演化图像,刷新了人们对银河系早期形成历史的认知。
银河系在过去的100多亿年间集成了上千亿颗恒星,它的基本结构包括银河中心的核球、银晕和银盘,而银盘又包括厚盘和薄盘。
然而,银河系的银晕和银盘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如何形成的?又是怎样组装起来并演化成今天绚丽多姿的银河系的?
“这一系列起源问题一直是亟待天文学家解决的科学谜团,同时也是世界范围内多个地面和空间望远镜大规模巡天观测计划的主要科学目标。”论文通讯作者、德国马普天文研究所研究人员向茂盛博士表示。
过去的研究通常认为,我们的银河系在婴儿时期经历了剧烈的形成过程。首先,大量的贫金属气体塌缩或者富含气体的星系相互碰撞和并合形成了银河系的恒星晕。然后,这些气体逐渐冷却,形成了早期银盘即银河系厚盘。最后金年会,随着时间推移,气体进一步冷却,开始形成银河系薄盘。
“薄盘的形成是一个持久而有序的过程,从大约80亿—100亿年前一直持续至今。”向茂盛介绍。
然而,“这些过程的图像主要来自数值模拟以及人们对碎片化观测证据的推测,需要进一步证实和完善。”向茂盛表示。
幸运的是,天文观测大数据的涌现使得银河系的演化图像正在被改写,开启银河系尘封历史的时代已经到来。
LAMOST发布了千万量级的恒星光谱数据,Gaia卫星则提供了14亿颗恒星的高精度位置和移动地图。“这样的珠联璧合为天文学家追溯银河系的形成和演化历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向茂盛感慨道。
基于LAMOST和Gaia的数据,研究人员构建了包含25万颗恒星的高质量数据样本,并获取了它们的精确年龄和金属丰度。
向茂盛表示,这是首次在银河系广阔的空间范围和恒星金属丰度范围内,获取数量如此之多、目前年龄精度最高的恒星大样本,成功突破了数据的局限性,向开展银河系的形成与演化历史研究跨出了标志性的一步。
研究发现,从时间上看,银河系的形成和演化历史可以分成两个明确阶段:从130亿年前到80亿年前的早期阶段和80亿年前至今的晚期阶段。早期阶段形成了银河系的厚盘和银晕,晚期阶段形成了银河系薄盘。
“银河系厚盘恒星从130亿年以前就已经开始形成,距离宇宙大爆炸仅仅过去8亿年。这与哈勃空间望远镜目前能够探测到的最遥远星系所出现的时间相当。”向茂盛说,早期厚盘要比今天我们看到的主要恒星银晕结构大约早20亿年形成,这刷新了对银河系早期形成历史的传统认知。
经过进一步研究,向茂盛等人发现,厚盘的形成从130亿年前一直持续到80亿年前,共约50亿年,其间金属元素含量增加了30倍。“虽然这个周期持续了50亿年,但是我们发现,大多数厚盘恒星却形成于约110亿年前的一次集中爆发。”向茂盛说。
与此同时,通过年龄数据,研究人员发现,大约110亿年前,百手巨人恩塞拉都斯(GSE)矮星系曾与青少年时期的银河系发生过碰撞。“这比前人认为的早了10亿年。”
向茂盛说:“这两个时间高度吻合,我们认为绝非偶然,而是强烈暗示:矮星系GSE撞击事件对厚盘的恒星形成活动影响显著。”
形成厚盘恒星的气体大约在80亿年前耗尽,厚盘形成停止。差不多与此同时,新的气体开始从银河系周围聚集到一个更薄的盘上,银河系薄盘逐渐长成今天像夹心饼一样向两端不断变大、变胖的样子,薄盘形成过程一直持续至今。
至此,一个时间轴上被精确刻画的早期银河系形成和演化图像得以呈现。“把银河系形成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重要事件放在精确的时间轴上,形成详细的银河系史册,这对于认识和理解我们所在的这个星系的集成和演化历史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目前这个工作的关键意义所在。”向茂盛强调。
受《自然》杂志邀请,审稿人蒂莫西·比尔斯为该研究撰写了评论文章。他表示,该研究通过一种创新的方法来估计恒星的出生日期(年龄),成功地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的银河系是如何形成的;而且这种方法是可扩展的,随着银河系中更大样本恒星的数据变得可用,这张图片将变得更加清晰。(陆成宽)
通过基因组重组等技术,王薇廷终于选育出具有抗逆特性的运动发酵单胞菌菌株ZM532,大幅提升了其生物转化效率。
此次是权威专家的共识文章,其呼吁政府严格监管,而不是自愿制定一些规范行业的行为。
近年来,300兆瓦等级压缩空气储能主机设备、全国产化液流电池隔膜、单体兆瓦级飞轮储能系统等实现突破,助力我国储能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草原植物多样性丰富,一年四季因植物季相变化,呈现“春绿、夏彩、秋黄、冬灰”的不同景观。
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亦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驱动力,要大力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科技人才。
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5月11日9时发布地磁暴红色预警。地磁暴是地球磁场对太阳活动响应的结果,主要表现为地球磁场的短期剧烈波动。
引力子激发的发现,为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量子几何理论提供了关键实验证据,打开了关联物态的几何效应实验研究的新方向。
与陈季旺一道,2021年至2023年,武汉轻工大学累计派出科技副总44人、科技特派员62人、三区人才60人。
那时我们朝夕相处,是他手把手教我,如何寻找资料、阅读文献;如何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如何调动全组同志积极性、共同解决问题;如何团结大家、关心大家。
这是一份凝聚着国防科技工作者报国情怀、又十分科学客观的建议书,在我国核武器发展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此后,中国核武器事业走过了一条“十年加快”之路,核武器研制水平实现了极大提升。
引力子激发的发现,为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量子几何理论提供了关键实验证据,打开了关联物态的几何效应实验研究的新方向。
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4000多亩核心区里,各类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不断探索升级,经集中试点示范进而复制推广。
与陈季旺一道,2021年至2023年,武汉轻工大学累计派出科技副总44人、科技特派员62人、三区人才60人。
在小浪底、在三峡、在万家寨……一次次机电安装与调试的圆满完成,让水电四局安装与调试团队的名字,深深烙在这些响当当的水利水电工程上金年会。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让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创新驱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和新兴储能、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迅猛发展。 新质生产力由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
通过碳普惠机制,公众的绿色减排行为可以在互联网数字化平台被量化金年会、记录,生成自己的碳账户和汇总的碳账本。
据介绍,草地贪夜蛾、棉铃虫、玉米螟、稻纵卷叶螟、小菜蛾等鳞翅目害虫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全球重大农业害虫,对棉花、玉米等农业生产构成重大威胁。
选取载人航天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等领域代表应用,展示航天科技如何服务国计民生,创造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