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占比将达20%“中国广核”要发财了?金年会

  新闻资讯     |      2024-02-23 07:03

  金年会我国具有核电运营资质的公司,也只有四家,分别是中核集团、中国广核集团、国家电投和华能。

  其中华能是新秀,刚拿到牌照不久,国家电投旗下的核电是特殊时期,专门为了吸收进口技术而成立的,而且中核和中广核都有份。

  中核的来头很大,经过了机械工业部到核工业部,再到中核集团的演变,其中改了很多次名字,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核工业起源。

  讲中国广核,就不得不先讲“大亚湾核电站”,因为是先有核电站,然后才有了公司。

  在1970年之后,我们的工业就慢慢发展起来,任何产品的根本其实都是能源,理论上只要有源源不断能源,就会变成哆啦A梦。

  而我们的电力系统,其实是近些年才线号文件之前,虽然已经有了多次电改,但是依然还有诸多问题,比如煤电双亏的不合理现象。

  可是在电改之前,我们的电网实在太落后,所以从1970年开始,我们陷入了长达20年的严重缺电时期。

  而在这个时间段内,正好我们的改革开放如火如荼的进展开来,深圳是第一个窗口,整个广东当然也是相对走在了前面。

  但是随着广东的发展越来越快,用电需求越来越大,导致缺电情况越来越严重,工厂几乎都只能每周一半时间开机,一半时间停机,或者开四天停三天。

  当时的副省长“王全国”说过这么一句话:什么办法都用了,还是解决不了问题。

  后来王全国有一次去欧洲考察,发现他们的核电站非常发达,正好广东有非常长的海岸线,于是也产生了在广东建一个核电站的想法。

  因为他发现两台核电发电机组的容量就可以高达200万千瓦,而当时整个广东的装机容量也才187万千瓦。

  经过多方探讨论证,觉得广东确实有建核电站的条件,于是高层同意了这个方案。

  但是一算账发现,如果从法国引进设备,总投资大概需要40亿美元,而当时我们的外汇储备总共才不到2亿美元,根本没法完成这笔交易。

  最后是香港中华电力公司站了出来,说可以合资建这个核电站,不过即便是合资,广东也需要出一大笔钱,那个时候的广东同样拿不出来。

  香港那边倒是出了个方案,说可以用“借贷建设、售电还钱、合资经营”这个模式。

  意味着广东只需要拿出一块地方,既没有投资压力,也没有外汇限制,等于是空手套白狼。

  所以1983年广东省就成立了“广东核电投资”公司,香港中华电力也成立了“香港核电投资”公司,这两家公司又合作成立了“广东核电合营公司”。

  上图就是大亚湾施工前的一角,原本这里栖息着大量的白鹭,所以中广核的公司LOGO就是一只白鹭在翩翩起舞。

  施工期间,白鹭纷纷飞走,不过核电站建成后,大力改进生态环境,白鹭又飞回来了,现在去大亚湾参观,还能看到这道风景线年,由于国内核电技术太过落后,几乎是被国外企业给包了,所有设备都是进口。

  在工程建设的同时,人才培养无疑也是重中之重,当时很多人建议直接从国外招聘成熟人才,但是董事长王全国说了这样一句话:

  “设备可以买,技术也可以引进,但是人才必须培养我们自己人。”为了尽快培养出优秀的核电人才,公司可以说是不计代价。

  1989年与法国电力公司专门签了个人才培养协议,而且是特殊培养方式,当时叫“影子培训”,也就是一个师傅带一个徒弟,像影子一样跟着学。

  总共选了115个人参加培训,最后113人学成归来,学费用天价形容都不为过,平均每个人的学费大概是130万法郎。

  如果换成黄金,这个金额差不多是一个成年人体重那么多的黄金,所以这批人被称为“黄金人”。

  113位黄金人,可以说是我国核电发展的大功臣,因为他们回国后带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专业人才,才有了现在现在辉煌的核电产业。

  一直到现在,大亚湾依然都还是核电的人才培训基地,尤其是核燃料操作员培训,全球也就两个地方有这个实力,一个是法国,另一个就是我们的大亚湾。

  1994年核电站终于建成投入运营,效果果然很好,第一年两台机组就做到了上网电量108亿千瓦时。

  并且在这个期间,正式成立“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并且决定用未来20年的利润,继续二期开发。

  电站的利润是很好计算的,电改之后上网电价都是有标准的,成本和费用相对其他行业来说,可控性也更高。

  于是1997年岭澳核电站一期工程开工建设,2005年又开启了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

  总共3个工程6台机组,总装机610.8万千瓦,代表的不仅是我国最大的核电基地,还有自主技术的积累和提高。

  要知道到岭澳核电站二期的时候,国产化率就从原来的不到1%提高到超过60%,进步非常大。我们的核电技术进步过程,是非常有意思。

  除了大家所熟知的中国核电和中国广核这两家之外,还有一家重要的参与者“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这是2007年成立的新公司,专门为了引进美国西屋公司的“AP1000堆型”而成立。

  这个时候全球核电技术已经步入第三代,众多技术的争斗非常激烈,这个“AP1000堆型”是个新产物,准备安装在三门核电站1号机组。

  也就是这一年,中国广核再次向法国引进了“EPR堆型”,安装在台山核电站1号机组。

  如果再加上之前秦山核电站引进的加拿大CANDU-6堆型,还有江苏连云港建设田湾核电站引进的俄罗斯AES-91堆型。

  可以说全球先进的核电设备,全都集中在了中国,但是这也导致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引进毕竟只是缓兵之计,我们终归还是要有自己的核电技术。

  但是引进来这么多技术路线,而且每家公司还都不一样,到底学习谁家的?这个问题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虽然很早之前,高层就有意向推动中核和中广核合作研发自己的技术,但是由于各种问题,没能合作成。

  国核在西屋公司AP1000堆型的基础上,研发自己的CAP1400堆型,本来研发得差不多了,这个时候西屋公司出幺蛾子。

  原本根据协议,我们自己研发的功率只要达到135万千瓦,就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可是西屋公司反悔了,说135万千瓦是净功率,也就是上网功率,而不是毛功率。

  无奈之下国核只能重新设计,当然后面还是研发出来,也就是现在的“国和一号”,净功率更高,达到140万千瓦,毛功率达到153万千瓦。

  虽然国和一号最后还是研发出来,但是已经是2020年的事情,这也是被西屋公司给害的。

  不管怎么样,事实已经是这样,所以当年的三家技术路线争霸,国核第一个就被淘汰,因为不可能去等。

  还剩下中核和中广核两家继续竞争,2013年的时候,能源局希望两家能同心协力,共同尽快研发出我们自己的核电技术,所以再一次撮合两家。

  不过两家都反对,理由是都已经完成了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初步设计,事实也确实如此。

  中核是在CNP1000堆型的基础上,先研发出CP1000堆型,然后同样也吸收了西屋公司AP1000堆型的技术,最后研发出自己的ACP1000堆型。

  而中广核从始至终都是延续了法国的技术,在M310堆型的基础上,研发出ACPR1000+堆型。

  不过高层经过再三考量,最终还是决定强行撮合,很大一个原因是2011年的日本核泄漏事件,让全球的核电技术都踩下刹车,我们中国也不例外。这种后果确实太危险了,不得不再三谨慎,正好当时台山核电站和三门核电站正在建设中,所以估计是想先看看这两个新电站的情况,让两家都多积累一下经验。

  两家合作后的技术,就是鼎鼎有名的“华龙一号”,从人事调动来看,是中广核让步了。

  因为中广核的董事长“钱智民”成为了中核的总经理,而华龙一号的总设计师是中核的“邢继”。

  有趣的是在国核和中电投重组成国电投后,“钱智民”居然又成为了国电投的董事长,“国和一号”这个名字,就是他取的。

  为什么不叫“国核一号”,而是把“核”改成了“和”,这位历经三大核电企业的老将,看来是不想让国内主要的两大核电技术路线争个你死我活。

  其实不管是国和一号,还是华龙一号,虽然技术路线不一样,也都是一家人,属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当时成立国核的时候,国资委占了大头,另外中核和中广核可都是股东,意思就是用我们整体的核电人才,共同吸收西屋公司的AP1000堆型技术。

  所以没必要去讨论两者之间孰优孰劣,都是我们核电自主技术的结晶,都很厉害。

  华龙一号研发出来后,中广核就在广西的防城港,建造了一个核电示范基地,作为我们的核电名片,骄傲的对外展示。

  就是这个华龙一号,帮英国建造了他们20年以来的第一座核电站,这可真是风水轮流转,要知道我国的第一座大型商业核电站就是当年英国和法国共同帮我们建的。

  而中广核在英国的这个项目,是我们在欧洲最大的一个投资项目,毕竟一座核电站,相当于200架中型飞机,妥妥的产业升级。另外不得不提一下,2013年的4月26日,“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正式改名为“中国广核集团”,去掉的不仅是广东这个地域符号,也是中广核走向全球的标志。

  2014年中广核在香港上市后,2015年就与EDF签署了英国的三大核电站项目协议,从此我国的核电技术正式走出了国门。

  对于核电站,在不出故障的情况下,除了“换料大修”的时间会有所波动之外,基本上都会稳定发电。

  核电站的特殊性就在于需要“铀”这个特殊物质,与其他元素一起组成“核燃料”,这东西可以进行核聚变或者核裂变。

  上图就是简单的主要原理,核裂变后会产生巨大的能量,然后经过反应堆里面的冷却剂,从而把能量送到锅炉,产生蒸汽后就能驱动涡轮机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

  现在的商业核电站都是利用核裂变,当一个可裂变原子核被一个中子击中的时候,就会分裂成两个或更多个部分,同时释放出能量和中子,这个过程就叫做核裂变。

  核聚变的原理是反过来的,由质量小的原子,比如氘或氚,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从而释放巨大的能量。

  理论上产生同样多的能量,核聚变所需要的燃料更少,而且核聚变所需的反应原料比如氘和氚,在地球上到处都是。

  比如氘元素,在海水里面的储量非常大,要知道1公升海水里面所提取出来的氘,通过核聚变所产生的能量,大概相当于燃烧300公升汽油所产生的能量。

  不过核裂变所需要的铀、钚或钍这些元素,储量并不多,所以价格也不便宜,核电站发电成本的大头就是消耗在这些元素上面。

  那为什么不用核聚变发电,只用核裂变发电呢?当然原因非常多,以后也不是不可能,目前来说,核聚变虽然能释放巨大的能量金年会,但是想要产生巨变,所需要的能量同样不小,比如需要极高的温度,一般要几百万度。

  重点是这样的设备并不小,一个能够承受如此高温度的大型设备,先不说技术难度问题,成本必然也是极高。

  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核裂变的反应过程是可以控制的,比如通过吸收中子,就可以控制反应速率,这就保证了安全性的同时,更有利于商业化价值。

  不过现在也在大力发展可控核聚变,因为很可能是人类的终极能源,我们的核聚变技术同样不弱,比如我们的“人造太阳——中国环流器”。

  说回核电站,因为核裂变需要源源不断的核燃料来支撑,而核反应又会有辐射,所以一个机组的核燃料一般都是添加一次就隔离,隔一段时间继续添加或者更换。

  这个更换周期一般是12个月到18个月,中广核所有的核电机组设计的换料周期都是18个月。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每次换料必须要停机,所以会影响发电,所以我们在计算中广核未来发电量的时候,必须考虑这个因素。

  当然也不一定是固定18个月,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金年会,但是时间差别不会很大。

  其实除了换料,核电站总共有四种大修,他们根据大修等级分为A、B、C、D类。

  A类大修等级最高,会对整个机组进行全面检修,耗时也很长,会很大程度影响发电量。

  不过这种大修周期也比较长,比如M310类型机组大概是10年进行一次,VVER类型机组大概是四个燃料循环周期后进行一次。

  类似十年大修的还有首次大修,新机组在投入运行的下一年度实施的换料大修,被称为首次大修。首次大修也同样要对整个机组进行全面检查,耗时也很长,比如2023年的海外“华龙一号”K-3机组就进行了首次大修,总共花了44天时间。

  这个时间算是比较短的,要知道华龙一号K-2机组当时首次大修可是花了61天。

  所以如果关注核电企业,必须自己做一个表格,把每一台机组都放进去,然后跟踪每台机组的大修时间,这样基本上就能预估公司一年的发电量。

  截止到2023年12月31日,中广核总装机容量30568兆瓦,总发电量228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03%,总上网电量214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5%。

  除了大亚湾核电站之外,其余电站的发电量都有所增长,大亚湾核电站是因为2023年的换料大修总时间比2022年多,所以发电就少了。

  还有防城港核电站,发电量大增了44.5%,这是因为3号机组在去年投入运营金年会,也就意味着今年这台3号机组会进行首次大修。

  对于大修具体要消耗多少时间,并不固定,这也是所有核电站都在努力的方向,尽量减少所耗时长。

  大家可以自己设定一个区间,或者干脆简单一点,定一个保守值,比如我给首次大修设定的时间就是60天。可能用不了这么长,但是没关系,节约出来的都是增加的业绩。

  除了已经在运营的机组,未来几年将陆续投入运营的机组也很重要,毕竟一台机组一年的发电量都是80亿千瓦时左右。

  上表是核准及在建的11台机组情况,其中7台将在2028年之前陆续投入运营。

  防城港的4号机组今年就要投入运营了,加上去年投入运营的3号机组,都是华龙一号技术,之前的1号和2号机组都是CPR1000技术。

  等到4号机组投入运营,必然会发布公告,到时候就可以计算出中国广核2024年的大概发电量。然后上网电价基本上波动不大,除了华龙一号作为示范工程,可能电价会有所变动之外,其他核电站的电价比较稳定。

  现在防城港3号和4号机组的临时上网电价是0.4063元/千瓦时(含税),短时间内也不会变动。

  近两年中广核的市场化交易电量有很大的提升,2022年的占比是55.3%,比2021年增长了16.2%。2023年略微有所增长,但是幅度不大,半年报的时候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55.5%,整年基本上和2022年差不多。

  三、业绩对于包括中国广核在内的能源公司,尤其是央企,其实业绩只是结果,取决于高层的态度。

  可以说所有的公共事业公司,都是在保持一定利润的情况下,给全国人民的福利。

  到那时这个里面的根本逻辑变了,以前有房地产这颗摇钱树,现在没了,财政怎么办?

  只有两条路,要么向内求,要么向外取。如果是向内求,很显然就是让公共事业赚钱,或者让税收更多一些。

  向外取这个方式肯定是必然之路,但是变数太大,所以才会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以我们无法拿来作为依据。

  想内求就简单了,比如电价,2022年全国社会用电量达到86372亿千瓦时,如果电价涨1毛钱,那就是8637亿。

  关于电价上涨这个事情,这几年一直都有很多人在讨论,我之前从来没有关注过,因为我知道不可能上涨,或者不可能大幅度上涨,所以之前我分析那几家水电企业的时候,都没讲这个问题。

  我觉得从2024年开始,很多公共事业项目的价格,是会慢慢上涨的,比如电价也是会上涨的,当然不会直接涨1毛。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的制造业之所以全球领先,除了产业链优势之外,能源便宜也是很大一个竞争力。

  所以电价如果真的上涨,首先也是居民用电或者工业外的其他两大产业,对于这部分群体,稍微涨一点,相对来说影响会小很多。

  就比如中国广核,现在计划电价最高的也就0.41元/千瓦时,价格最低的还不到0.38元/千瓦时,而核电的全国标杆价格是0.43元/千瓦时。按照标准,核电标杆价格高于当地火电上网电价的,则按火电价格来,如果低于火电价格的,就按核电标杆价格来。

  意味着核电价格的区间就是火电价格~核电标杆价格之间,但是恰恰火电价格又比较惨,所以核电的日子并不好过。

  比如说毛利率,中国广核销售电力的毛利率只有46%,而长江电力的毛利率却高达61%。不过去年11月份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由于我还没分析过火电企业,所以没讲过这个事情。

  以后如果分析火电企业再详细讲,今天就略微说一下重点,因为核电毕竟是对标火电的。

  根据通知的规定,煤电容量电价按照回收煤电机组一定比例固定成本的方式确定,固定成本实行全国统一标准每年330元/千瓦,至于比例每个地区会不一样,区间在30%~70%。

  这个政策除了对火电有补偿作用外,显然还会压制上网电价。当煤炭和电力供小于求的时候,就会上浮,反过来当煤炭和电力供大于求的时候,就是按照标准把容量电价部分拆出来,那么正常电量部分就会减少。

  说白了就是现在大家都不看好火电,所以在不影响整个能源市场的情况下,给予火电一定补偿。

  其实我觉得对煤电本身的作用并没有那么大,不过由于正在鼓励“煤电+储能”这样的组合,对储能行业影响可不小。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储能一方面受限于技术和成本,一方面新能源又等着储能救命,所以没条件也要创造条件。

  当然这是题外话,执行容量电价后,意味着火电的一部分成本不需要通过市场报价回收,那么火电的利润空间自然变大。

  如果火电有了利润,按照惯例,当然会对上网电价形成压力。尤其是像广东这种核电和火电一直竞争激烈的地区,中国广核当然希望火电上网价格高于0.43元/千瓦时。

  这样的话不说提高核电标杆价,至少公司也可以统一零售价0.43元/千瓦时。

  可是容量电价的比例问题,以及全国统一固定成本每年330元/千瓦是否公平问题,我觉得还有待验证。

  所以目前对于中国广核的估值,我采用的电价依然是当前标准,没考虑火电因为容量电价带来的上网电价压力问题。

  不过大概率过两个月,我应该会加上这个因素进行调整。因为过一段时间,未来影响电力企业业绩的两大潜在因素,都会完全浮出水面。

  一方面公共事业公司在财政压力的大背景下,不得不想办法提高收入,另一方面是出于对部分产业的保护,不可避免的会波及到兄弟公司。

  四、总结今天分析的中国广核没有讲他的财务指标,甚至连财报都没有讲,因为没必要。

  对于这样的公司,财务数据都是结果,都是底层逻辑和政策的必然产物。不过有两个财务指标还是需要注意一下,一个是资本开支,另一个是分红。

  因为核电站的投资太大了,中广核旗下总共7大核电站,固定资产就高达2481亿。

  但是按照核电发展规划研究,到2025年、2035年和2060年,我们的核电占比要达到5%、10%和20%,那就还有一个不小的增长空间。毕竟中国广核的市场份额差不多占了半壁江山,不过即便要扩建,时间也还很充足,所以资本开支不至于像以前那么大。

  那么如果资本开支继续保持小规模,无疑对继续降低资产负债率很有好处,同时也有利于分红。

  按照2022年的分红标准,分红近44亿,不算多,不过还有这么高的负债和资本开支,也不能说小气。

  但是我相信只要过了成长期,分红必然会提高。再说那两千多亿的固定资产,折旧过后产生的现金流,也会一定程度支撑分红比例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