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会近期大热影片《沙丘2》的故事背景是在遥远的未来,人类与AI爆发战争,虽然人类惨胜,但消灭AI后,人类不再相信人脑以外的智能技术,选择了靠“香料”来供养有特异功能的人,进行复杂计算和星际导航。
虽然到目前为止,AI 的能力还远未到与人类一战的地步,但人们已经忧虑它的威胁,那就是:它可能吞噬掉这个星球的电力。
在今年 3 月美国得州休斯敦市举行的“剑桥能源周”上,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表示,AI消耗的电力是惊人的,电力是决定数据中心能否盈利的关键因素。无独有偶,在今年的达沃斯论坛上,OpenAI首席执行官奥特曼直言,“大家仍然没有意识到技术对能源的需求,如果在能源方面不能取得突破,就不可能实现技术目标。”
相比起盖茨和奥特曼,其他科技大佬给出了更为悲观的预期。特斯拉CEO马斯克是认为,未来几年内AI行业将由“缺硅”变为“缺电”。英伟达的创始人兼CEO黄仁勋近期更是表示,AI的尽头是光伏和储能。
那么AI到底有多耗电呢?数据可能更直观。去年10月,荷兰国家银行数据科学家亚历克斯·德弗里斯在一篇论文中估计,到2027年,整个人工智能行业每年将消耗85至134太瓦时(注:1太瓦时=10亿千瓦时,即850亿至1340亿千瓦时)的电力。这相当于阿根廷、荷兰和瑞典各自一年的用电量类似,约占全球当前用电量的0.5%。
三四年新增约一个国家的用电量,而当前全世界除几个国家外,其他国家、地区的电站建设都已趋于平缓。一边是AI 呈指数级上升的耗电量,一边是平缓的供电量。资本市场看到了赚钱的机会。
3月上旬,做私募的朋友告诉我,“AI训练大模型,就是电力黑洞,已经有很多资金建仓电力股。AI耗电的舆情起来,暴涨不可避免。”
在币圈最火爆的那两年,为了低成本“挖矿”,矿场纷纷在山区里的水电站扎根,不少早已废弃的水电站因为比特币而重获新生。不过,币圈终归是少数人的狂欢金年会。随着AI广泛介入人类生活,AI节节攀升的电力需求远远超过了币圈。
数据中心、超级算力中心都是名副其实的“吞电怪兽”。根据国外研究机构的报告,ChatGPT每天响应大约2亿个请求,需要消耗超过50万度电力。目前,一户普通的美国家庭的平均每天用电量为29度,也就是说,ChatGPT每天用电量相当于1.7万个美国家庭每天的用电量,年耗电量 1.8亿度电。
这个数字虽然非常可观,但可以比较的是2023年美国仅风力发电量就超4500亿度,同比增长15%,占全美发电总量的12%以上,能满足4300多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这还仅仅是风电。
去年,美国能源情报署发布的长期年度展望中估计,美国目前电力需求的年增长率不到1%。按新能源公司NextEra Energy首席执行官约翰•凯彻姆(John Ketchum)的估计,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下,这一电力需求年增长率将加快至1.8%左右。
波士顿咨询集团的报告则显示,2022年,数据中心用电量占美国总用电量(约130太瓦时)的 2.5%,预计到2030年将增加两倍,达到7.5%(约390太瓦时)。这相当于约4000万个美国家庭的用电量,即全美三分之一家庭的用电量。该集团还预计,生成式人工智能将至少占美国新增用电量的1%。
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使数据中心、AI 新增用电量并不小,但还远不到毁天灭地的地步。
须知,虽然被嘲讽基建进展拖拖拉拉,但美国的电力建设速度其实非常快。2000年,美国风力发电量只有50多亿度,到2010年已高达956亿度;5年后这个数据又翻了一倍,来到1900多亿度,2023年到4500亿度,23年翻了90倍,相当于新建二十多座大型核电站。
可能美国的电网相对拉垮,近年来每年冬天几乎都面临大规模断电风险,但从发电角度,美国的发电增长速度并不落后。
此外,除了陆上风能电厂,美国海上风能资源也非常丰富,每年潜在发电量超过44万亿千瓦时,可供开发的发电量为7.2万亿千瓦时,比现在全美每年的发电总量还高出3万亿千瓦时。
而美国境内有450家与风能相关的制造工厂,特别是五大湖地区聚集了大量的风能设备制造企业,通用电气是美国最大的风力涡轮机生产商,市场占有率超过四成。
仅美国风能的发电量、发电潜力,就足以应对 AI、数据中心的用电量。比起美国,中国的再生能源发电量就更为巨大。2023年中国风电发电量达80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3%。
“AI再耗电,中国的体量和能力足以支撑,现在不进行大规模开发,是因为没需求。”一位风电行业人士告诉《最话》,“可规划的容量足够大,AI要是有大量电力需求,我现在就能上项目开干。”
而在成本方面,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报告指出,过去十年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了60%和80%。上述业界人士也介绍说,“光伏的综合成本跟火电差不多,风电一半区域的综合成本比火电低了。”
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之所以能大幅下降,正如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所称的“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中国工程”。而目前国内的电场建设甚至消化不了庞大的产能,必须打开海外市场。目前,中国风电、光伏产品已经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额分别超过334亿美元和2453亿美元。
“我们一直在考虑电力输出,先出口设备,之后再考虑在当地建设风力发电站。”上述人士说。
那么,再生能源足以满足需求的情况下,黄仁勋、比尔·盖茨、马斯克、奥特曼为什么还要呼吁全社会要提高对电力短缺问题的重视程度呢?
Helion Energy成立于2013年,该公司宣称正在开发一种磁惯性聚变技术,通过非中子聚变产生氦 3 和聚变能,实现低成本的清洁电能供应。它是第一家实现超过1亿摄氏度核聚变反应的私营企业。
目前主流的石油、天然气、煤电不符合硅谷多年来自诩的绿色环保主张,太阳能、风能模式已经不够性感,并且确实有缺陷,“由于可再生能源存在不稳定性,受天气影响,可能发生间歇性缺电,而数据中心、AI 训练对稳定性要求较高。”
于是,硅谷大佬们把目光转向了核能。奥特曼说,“我认为OpenAI和Helion Energy的目标非常一致。如果我们能推动技术成本和能源成本一路走低,就能用越来越少的钱让AI系统变得强大,所有人的生活质量都将得到提高。”
相比较现在以核裂变的为主导的核电站,核聚变被认为更加清洁、更加安全、更加高效的能源。
首先,核聚变的燃料和废料不具备很强的放射性,不像现在的核电站废料有巨大放射性,需要数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自然衰变。
其次,核聚变只能在极端条件下发生,反应堆发生故障的后果也就是停机断电,不会酿成福岛核电站核废水泄露这样的大危机。
最重要的是,研究认为核聚变每千克燃料产生的能量是核裂变的4倍,比燃烧石油和煤炭产生的能量高出近400万倍。
在很长时间,核聚变因为技术存在难以突破的难题而长期处于发展瓶颈期,业内甚至调侃核聚变技术应用日期会永远是不久的将来。近几年,高温超导材料、聚变本身技术进步,让可控核聚变从前沿的科学研究逐步变成了似乎可能落地实现的工程问题。
以上种种,让核聚变在电力需求日益增长的现在成为了一条颇有想象空间的创业赛道。
欧美投资者迅速挖掘商机。最近三年,可控核聚变投资领域在全球融资超过60亿美元,新成立可控核聚变公司超过40家。
2021年,奥特曼一口气向Helion Energy追加3.75亿美元投资,他还表示:“从根本上说,当今世界,你随处可见的两个限制性商品是智能和能源。”
目前,Helion Energy正在建设其首个反应堆项目“北极星”。按最乐观预计,“北极星”将在今年内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展示净发电量的聚变发电机。
2023年5月, Helion Energy宣布和微软签署合作对赌协议,公司会在2028年之前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聚变发电厂,投产后将在1年内至少向微软提供50MW的发电量,否则会支付罚金。
对于一个大型发电厂来说,50MW的装机容量并不大,但是核聚变实现商业化运营绝对会是能源赛道跨时代的一步。
有专家认为,目前大模型训练成本中60%是电费,能源开支已经严重制约着大模型的迭代升级。Helion Energy承诺,未来会将发电成本降低到每千瓦时1美分。与之相比,在有政府可再生能源补贴的情况下,美国目前平均发电成本还达到了每千瓦时10美分。
如果对赌成功,Helion Energy有望在微软和OpenAI的加持下,在AI能源供应商赛道上占据先机。核聚变把能源价格打下来,困扰AI发展的能耗成本和稳定的电力供应从上游就有了解决办法,AI全面拥抱社会生活也有了资源上的支撑。
Oklo由两位毕业于麻省理工的核工程博士创建,和奥特曼有着良好的私人交情和相似的发展观念。Oklo致力于设计和部署下一代核能快堆技术,该技术利用自然物理现象进行运行和自调节,使用高丰度低浓铀燃料,力求反应堆在不换料的情况下运行数十年。
按照设想,Oklo将形成售电、燃料回收两类商业模式,目标受众包括数据中心、工业、社区、工厂、公用事务等领域。
2023年,Oklo宣布和奥特曼成立的空壳公司AltC合并。Oklo有望今年在纽交所借壳上市,筹集5亿美元资金。目前,Oklo还没有实现任何收入,第一家工厂计划在2026年上线。Oklo称,如果一切进展顺利,将能给全球持续供应超过十亿年的能源需求。
奥特曼曾表示,人工智能和绿色能源是实现人类社会美好未来的关键要素,他愿意在这两个领域做任何推动性尝试。
核聚变初创企业面对的现实难题远比AI要复杂。在各个国家,核安全都是重中之重的敏感议题。即便是在美国,几十年来核能行业都没有迎来过爆发式增长期。目前,全美共有93个在运行的商业反应堆,峰值是1990年的112个,核能占美国总发电量的19%。
2022年,联邦核管理委员会以没有提供足够的安全信息为由拒绝了Oklo爱达荷州的发电厂设计申请,美国空军也撤销了微型反应堆试点项目合同。Oklo承认,获得监管机构认可比寻找潜在客户的难度要高得多。
在多数情况下,核能研究与应用仍是政府主导的社会行为,私人企业介入相关领域高度受限。
有消息人士称,微软内部甚至部署了一个团队,专门使用美国核能监管文件训练AI,目标是打造能帮助减少核电站建设审批时间和成本的专用大模型。
但即使AI想办法获得联邦核管理委员会的许可,前路依旧不平坦。比起技术已经成熟的核裂变,“核聚变是圣杯,是神话中的独角兽。”
世界上最著名的核聚变研究装置是由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该项目位于法国南部,2006年正式启动,原定2016年投入运行,然而进展一拖再拖,目前仍在组装阶段。
举全球之力的实验堆在建设运营上都举步维艰,只有几十个人的初创公司要推进核聚变全面商用,并将产能纳入电网,在现实层面上怎么看都显得有些不切实际。
传统电力行业对于硅谷热捧核能也流露出了冷眼态度。有分析人士成,一座小型核电站修建成本都得按数十亿美元计算,现有的融资规模根本不足够支撑电厂正式投运。即便启动,核聚变反应堆短期内输出的电量远远抵不过为其投入的成本。
从经济利益上来说,硅谷并不能达成省钱增效的目的。此外,核反应堆建设的每一步都必须得到审批通过金年会,每一项内容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进行论证,并不符合科技圈习惯的快速迭代节奏。
不少人认为初创企业为了渲染公司的前景,避重就轻回避了行业的普遍难点。2021年,欧洲核聚变研究组织EuroFusion首席执行官在采访中就不屑地表示: “私营公司说他们将在十年内商业化运行核聚变。这只是为了吸引资助者金年会。”
平心而论,Helion Energy和微软的协议是非常激进的赌局,核聚变到现在都没有造出来过可以产出更多电力的装置,在实验室里都是勉强达成状态,商业化只给5年显得过于苛刻了。
近几年,各行各业似乎都到了发展瓶颈期,投资者很难找到合适的项目。核聚变的故事非常满足硅谷对高潜力行业的渴望,还和时下最热门的AI有强关联性。
和消费科技相比,尽管在核聚变领域押注失败的风险要大,但行业领头羊都愿意赌一把带来的信心效应是无穷的,能吸引更多资金、人才投入核聚变领域。而核聚变初创企业业务模式和思路仍比传统核工业更快、更灵活,和院校出身的创业团队深度捆绑,可以让硅谷更顺滑地介入一直和自己不够对付的能源领域,探索新的业务增长点。
即便核聚变没有搞成,哪怕找到了新的结合点与突破口,也不算打水漂。即便核聚变没有搞成,芯片大卖、AI 更被人所熟知,就当做了次大宣传。横竖都不亏。
而在普遍沉寂的大环境里,科技大佬们的“缺电论”就宛如一声惊雷,炸响了无数投资人,无论是一级市场的投资人,还是二级市场的“赌徒”。
对于在中国资本市场以“AI训练大模型是电力黑洞”为名炒作的玩家来说,AI 到底会不会造成电力危机、核聚变到底可不可行,其实无关紧要。超导、核聚变概念已经炒过一轮,那么“电力黑洞”就成了新的炒作概念。
正如我那位私募朋友所说,“AI训练大模型的耗电量,那就是市梦率啊,就和2015年炒新能源汽车一样,先炒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