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会日前,在“3•18”座谈会召开五周年之际,“牢记嘱托 铸魂育人”全国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南开大学举办。众多高校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大思政课”建设。
“横跨在海河上一座座桥梁,承载着城市的历史与文化脉络”,如何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五年来金年会,南开大学发挥全国重点马院优势,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支持,着力打造思政课“南开模式”,为引领学生成长成才不断注入“源头活水”。
抓牢课堂教学“主渠道”,南开大学加强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构建起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1+N+X”贯通式课程体系。制订“思政类选修课程群建设方案”,在各学段开设爱国主义教育系列课程,建立“一院一专班”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推出多门思政慕课,为师生互动研讨搭建重要平台。学校综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手段,下真功夫狠功夫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的“两性一度”,致力于在“金课”基础上持续打造“金课堂”。
立德铸魂,要让思政元素“溶盐于水”。五年来,学校持续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制定出台《南开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深度挖掘和拓展各学科的育人价值,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双轮驱动”、相得益彰,在润物无声中沟通心灵、启智润心。
平台是支撑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纽带,建好“大思政课”要善用“大平台”。南开大学整合学科科研平台资源,构建跨学科、跨学段的交流研修渠道,以学科建设反哺教育教学,以科研创新促进教学创新,为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贡献“南开力量”。
2019年,南开马院获批首批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基地),在思政课教材建设方面发挥重要智库作用。同年,南开携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共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端平台——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南开大学主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学术期刊成为全国思政课教育教研成果的又一重要交流平台。
五年来,南开大学在国家重大项目上屡有斩获,多篇论文入选中央重要理论研讨会;深入推进“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基于虚拟教研室建设,探索基层教学组织新模式;与多家单位签约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邀请行业翘楚登上讲台,讲授新思想……坚持开门办马院,探寻思政课建设规律,让“大思政课”资源要素同频共振。
“学在南开,行走中国”,秉持“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南开传统金年会,学校在探索中形成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灵魂的“同学、同研、同讲、同行”的“师生四同”南开“大思政课”育人模式。
五年来,“师生四同”育人模式经验持续积累,机制不断完善。学校结合思政课改革创新,引领推动“师生四同”升级迭代。依托各大思政课协作共同体、工作站,充分发挥各类项目、团体、组织对思政课的延伸和促进作用,打造“行走的思政课”金年会。南开大学积极构建青年服务体系,推动实践育人资源平台建设,打造青年理论宣讲品牌。探索“互联网+”模式,于人民论坛网推出“理响中国·青年学习班”理论宣讲微视频专栏12期、组织参与天津市“三爱教育”主题实验室案例资源库建设73项,为网络思政阵地注入新活力。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面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征程,南开大学持续推动“大思政课”改革创新,积极展现南开作为、诠释南开担当,为强国建设、复兴伟业培育一批又一批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